|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1.1類與3.1類新藥審批管窺

2015-08-26
|
訪問量:

  目前化學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主要研發領域。根據CDE數據,化學藥的申請受理量以每年7.5%的速度逐年增加。CDE麵臨的審批任務日見加重,藥企間的審批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從2010~2014年國內獲批上市的新藥來看,平均每年均有100個左右的化學藥新藥獲批上市。2014年,CDE加快了新藥審評速度,批準上市新藥的數量與往年相比有所增加,但藥品審評積壓的情況仍然嚴重,僅2014年積壓的藥品待審任務就多達18597件。


  癌症、心血管是重點領域

  國內1.1類藥物的開發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國內1.1類研發實力較強的企業有江蘇恒瑞、江蘇豪森、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東陽光藥業、正大天晴等企業,上述企業產品池內都有5個以上的在研或已獲批的1.1類新藥。其中,癌症、心腦血管等大病領域以及單抗藥物仍然是企業研發投入的重點領域。

  1.1類新藥的開發具有風險大、周期長的特點。從2010~2014年1.1類新藥審批情況可以看出,1.1類新藥的產生主要集中在抗腫瘤與抗感染兩大領域。其中,抗腫瘤藥的研究重點是小分子靶向藥物,抗感染藥的研究重點則為抗病毒治療藥物。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肌肉骨骼係統疾病、心血管係統疾病也是研究的熱點。


  從申請臨床到獲批上市平均花費7.6年

  從審評時間看,1.1類新藥從申請臨床到上市獲批,最長的花了10年,最短的花了5年,平均花費7.6年。其中,申報臨床的平均審評時間為14個月,總體趨於穩定;申報生產的平均審評時間為29個月,但到了2014年審評時間增加到了42個月,遠超總體平均水平。


  1.1類並非暢銷藥保證

  1.1類新藥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大,那麽它們上市後的銷售情況如何呢?我們通過米內網城市公立醫院化學藥終端競爭格局對上述1.1類品種的銷售情況進行了監控。(見圖表3)

  從監控到的數據看,1.1類新藥並不能成為藥品暢銷的保證,其中阿德福韋酯不能算原創新藥,該藥市場由原研廠家中美史克及正大天晴、天津藥物研究院、福建廣生堂等強勢國產仿製藥企業占據,3個獲得1.1類新藥批文的企業隻占少量的市場份額。海姆泊芬、吡非尼酮因適應症小而市場有限。近年來銷售最好、規模過億元的1.1類品種隻有貝達藥業的靶向抗腫瘤藥埃克替尼。此外,江蘇先聲的艾拉莫德、恒瑞醫藥的艾瑞昔布、浙江大塚的托伐普坦也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但與暢銷品種相比仍有很大距離。

  對於1.1類新藥,國內企業目前普遍模式並不是原創新藥,某種程度上仍是低水平的Me-too開發,即通過對已驗證靶點有活性的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而獲得專利,因此存在一定的市場滯後性而不能給企業帶來確定的回報。不過,鑒於2010年以後上市的品種都沒有進入醫保目錄,而進入醫保目錄對藥品銷售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期待即將到來的醫保目錄調整能為這些1.1類新藥帶來驚喜。


  3.1類集中於五大類別

  3.1類新藥品種較多,主要集中在抗感染、神經係統、消化及代謝、心血管係統抗腫瘤與免疫調節五個大類。統計發現,3.1類新藥申報臨床的平均審評時間為27個月,申報上市的平均審評時間為34個月,且審批時間逐年持續增加,與1.1類新藥的審評時間基本相當。截止2014年,3.1類新藥從申報臨床和獲批上市的平均時間接近6年(70個月),可見3.1類新藥的申報耗時亦十分漫長。

  與1.1類新藥相比,國內3類新藥的開發已日趨成熟,並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由於3類新藥開發風險和成本較1.1類新藥小,3.1類新藥開發申報競爭激烈。3類新藥是仿製藥,有4年新藥監測期,未到期前CDE不再受理進口和國產的注冊申請,因此,3類新藥兼顧“首仿”和“新藥”頭銜。

製劑質量研究

hjc黄金城CMC專家擁有數十年的工作經驗,熟悉各種ICH和CFDA的法規和指導規則,幫助很多客戶順利完成了他們的藥物製劑前和藥物製劑研究,為申報資料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其中,我們成功地協助很多客戶完成了1.1類,3.1類和6類新藥的CFDA申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