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全球超4億患者!2016年十大突破進展“助力”攻克糖尿病

2016-11-15
|
訪問量:


昨天(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2015年,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每6秒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死亡。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排在各國之首,超過1億。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突破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Cell、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等頂級期刊上。,小編為大家推薦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突破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Cell、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等頂級期刊上。


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11月14日),由世界衛生組織(WT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於1991年共同發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2006年底,聯合國通過決議,從2007年起,將“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家、學術行為上升為各國的政府行為,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控製,減少糖尿病的危害。


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前十的國家/地區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去年11月, IDF公布的數據顯示,糖尿病死亡率大於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死亡率的總和,大約每6秒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死亡。2015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數量達4.15億,排名前3的國家為中國(1.096億)、印度(6920萬)以及美國(2930萬)。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談到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嚴峻形勢,提到兩個四分之一: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約占全球糖尿病患病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糖尿病加上糖尿病前期的人數約占我國成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且未診斷率高達60%。



今年主題:Eyes on Diabetes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宣傳主題是“Eyes on Diabetes”。相關活動和材料旨在宣傳篩查的重要性,確保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促進糖尿病治療,降低嚴重並發症的風險。IDF官網“世界糖尿病日”主題頁列出一些糖尿病相關要點,部分整理如下:


1. 糖尿病是一個巨大的、不斷增長的負擔:2015年,全球有4.15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2040年,這一數字預計會增長至約6.42億。


2. 有二分之一成人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


3.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達70%的2型糖尿病病例是可以預防或延遲的。


4. 隨著許多國家兒童營養不良和身體活動不足水平的增加,兒童2型糖尿病有可能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


5. 目前,全球衛生支出總額的12%用於成人糖尿病。


6.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將持續增長,構成可持續發展的威脅。例如,到2040年,非洲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預計將翻一番。


7. 延遲診斷意味著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時至少患有1種並發症。


8. 在許多國家,糖尿病是導致失明、心血管疾病、腎衰竭和下肢截肢(lower-limb amputation)的主要原因。


9. 4.15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將罹患某種形式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種並發症會導致視力損傷和失明。目前,有超過9300萬人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10. 2015年,用於治療糖尿病和管理並發症的全球衛生支出預計為6730億美元。




攻克糖尿病,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


據了解,世界糖尿病日是為了紀念加拿大科學家班廷(Frederick Banting)的誕辰。1921年,他與Charles Best首次成功地提取了胰島素;1922年,胰島素第一次成功地用於人體試驗。胰島素的發現無疑是糖尿病領域的裏程碑事件,改變了無數患者的生活,班廷也因此被稱為“胰島素之父”。


此後,在與糖尿病長期鬥爭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根據糖尿病的發病機製以及藥物作用靶點,相繼發現了多種類型的降糖藥,包括磺酰脲類藥物、雙胍類藥物、α糖苷酶抑製劑、非磺酰脲類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DPP-4抑製劑、SGLT-2抑製劑等。


除了這些已上市的產品,全球各國科學家仍在積極開發不同類型的糖尿病療法。今年年初,小編曾自《10項研究、三大療法:能否顛覆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時代?》一文中介紹過糖尿病幹細胞療法、免疫療法、細菌療法等部分研究進展。那麽,今年科學們又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以下,小編為大家推薦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進展。其中,一部分研究對糖尿病的發病機製有了新的認識,另一些研究提出了糖尿病治療的新方法。


1、Cell:李平平教授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新發病機製及藥靶

Hematopoietic-Derived Galectin-3 Causes Cellular and Systemic Insulin Resistance




首先為大家介紹1項中國科學家最新發表的成果。11月3日,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李平平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2型糖尿病的新發病機製及藥靶。


研究發現,半乳糖苷凝集素Galectin-3(Gal3)作為巨噬細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與胰島素受體結合並幹擾其信號通路,直接導致胰島素抵抗。研究還發現,肥胖病人血液中Gal3水平顯著增加,與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呈正相關,且Gal3也能在人肌肉細胞誘發胰島素抵抗。這些結果都表明Gal3在肥胖病人可直接誘發胰島素抵抗。


隨後,研究小組進而研究了抑製Gal3對胰島素抵抗的改善作用。結果表明,無論基因敲除Gal3還是給予Gal3抑製劑都能明顯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島素抵抗,提示Gal3可作為治療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有效藥靶。


2、Nature:糖尿病為何“那麽壞”,是“免疫細胞”在作祟

Fatty acid synthesis configures the plasma membrane for inflammation in diabetes


炎症是糖尿病患者會產生心髒病、中風、腎病和其它相關並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2日,發表於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鑒定出了慢性炎症一種可能的觸發機製。具體來說,研究發現,刪除巨噬細胞中的Fasn(編碼FAS的基因)能夠預防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巨噬細胞招募到脂肪組織以及慢性炎症。


3、Nature:胰島素耐受性與腸道細菌有關

Human gut microbes impact host serum metabolom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7月13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特定的腸道細菌不平衡能夠導致胰島素耐受性,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增加。


研究中,科學家們對277名非糖尿病個體和75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胰島素的作用。他們監測了血液中1200多種代謝物的濃度,並對人類腸道中數百種細菌進行了基於DNA的檢測。結果發現,胰島素耐受性的人血液中一組氨基酸——支鏈氨基酸(BCAAs)的水平升高了。重要地是,BCAAs水平升高與腸道菌群組成與功能的一些特異性改變有關。


4、Nature:糖尿病再生醫學獲突破

Identification of proliferative and mature β-cells in the islet of Langerhans


7月11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標記物Flattop可將生成胰島素的胰腺β細胞細分為兩類。該研究的通訊作者Heiko Lickert教授說:“我們很早以前就知道存在不同的β細胞亞群。然而直到現在,仍不清楚其潛在的分子機製。”這一研究發現,蛋白質Flattop存在於約80%的β細胞中。這些細胞能有效地判定環境中的葡萄糖濃度,並分泌對應量的胰島素,從而顯示了成熟β細胞的代謝特性。與之相反,檢測不到Flattop的β細胞表現出的增殖速度尤其高。


Lickert說:“我們的結果表明,Flattop陰性細胞是一種未成熟的儲備庫,其不斷地更新自身並可補充成熟β細胞。細分兩種細胞亞型有望能夠全麵分析相關信號通路,為開發再生療法帶來了希望。”


5. Nature Medicine:顛覆糖尿病治療,一次注射藥效維持4個多月

Central injec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 induces sustained remission of diabetic hyperglycemia in rodents


5月23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在小鼠身上試驗出了一種降血糖的新辦法。一次注射,藥效可以持續4個多月。研究人員將FGF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注射到患有2型糖尿病小鼠的腦室內,在單次注射後,連續觀察7天,發現血糖水平完全正常。接下來實驗持續進行了17周,實驗小鼠的血糖水平一直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在注射一次FGF1後,降血糖效果保持了18周。


6.Nature Nanotechnology:未來,糖尿病治療,“貼一貼”就行?

A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with thermoresponsive microneedles for diabetes monitoring and therapy


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電子皮膚“貼片”,能夠感知多餘的葡萄糖,且通過加熱顯微針頭自動給藥。該貼片由鑲有黃金粒子的石墨烯組成,包含能夠檢測濕度、葡糖糖、pH值和溫度的多個傳感器。如果貼片感知到較高的葡萄糖水平,會加熱觸發顯微針頭溶解塗層,釋放二甲雙胍。目前,有多種皮膚貼片能夠呈遞胰島素或二甲雙胍,但這一研究中的貼片同時包括了檢測和給藥功能。


7、Nature Genetics:1型、2型糖尿病本是同根生?

Genetic predisposition for beta cell fragility underlies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β細胞基因缺陷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根源。科學家們發現了對於β細胞存活非常重要的一些基因,通過這些基因可以將β細胞進行區分:有些β細胞非常頑強、功能旺盛,有些β細胞非常脆弱,無法承受外部應激刺激。罹患糖尿病的病人——無論是1型還是2型——其體內的β細胞通常屬於後者。


8、Cell驚人發現:糖尿病與線粒體有關?

UCP2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Ventromedial Nucleus Control of Glucose Responsiveness




2月25日,發表於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大腦神經元的線粒體在係統性血糖控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的通訊作者Sabrina Diano教授說:“當機體血糖升高的時候,這些神經元的線粒體快速改變自己的形態,它們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這一機製可能對於代謝疾病的發展非常重要,比如2型糖尿病。”


9、Nature Medicine& Nature Biotechnology:糖尿病治療的注射時代或將終結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using polymer-encapsulated human stem cell–derived beta cells in immune-competent mice;

Combinatorial hydrogel library enables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s that mitigate the foreign body response in primates


1月25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兩篇論文中,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方法來實現胰島細胞移植。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材料,可在人類胰島細胞移植前封裝它們。在小鼠試驗中,他們發現,這些封裝的人體細胞可以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裏治療糖尿病,而不引起免疫反應。


10、Nature Communications:細胞重編程“助力”糖尿病個性化細胞治療

Human pancreatic beta-like cells converted from fibroblasts


1月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成功將人皮膚細胞轉化成了功能齊全的胰腺細胞。這些細胞能夠響應變化的血糖水平產生胰島素。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Matthias Hebrok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首次證明了人皮膚細胞能夠高效的產生功能性的胰腺細胞,與人類β細胞功能相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