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醫藥谘詢公司Mordor Intelligense最近發布的一篇報告中披露:2015年,全球原料藥市場總銷售額已飆升至1540億美元,比10年前幾乎增長了1倍。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2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5%。
四大動力推市場增長
有分析認為,推動國際原料藥市場持續增長的四大主要動力為:
一是以歐美及日本為首的發達國家基本上都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像中國那樣的發展中國家,以及韓國、新加坡等發達經濟體也早已邁入老齡化社會,而老年人對藥品的需求肯定大大高於其他人群。
二是近幾年來大批世界級暢銷專利名藥相繼專利到期,這就為國際通用名藥市場的繁榮提供了強大原動力。
三是中國、印度和歐洲成為世界原料藥市場最大貢獻者。
四是各種生物工程新藥(尤其單克隆抗體類新藥)成為推動國際原料藥市場發展的新動力。
按國際醫藥行業的習慣分類法,原料藥可分為自產自銷型(即所生產的原料藥自己加工成製劑對外銷售)和商品型(全部用於外銷)兩大類。前幾年,自產自銷原料藥與外銷原料藥產品之比為44:56,而2015年這一比例已轉變為41:59。由數據可見,單純自產自銷原料的國際市場份額在萎縮,而商品型原料藥比例則在不斷上升中。
據上述Mordor谘詢公司報道,國際原料藥還包括高級中間體產品在內(注:高級醫藥中間體經一二步反應後即成為原料藥成品,如氨基酚和某些手性中間體等)。
“高大上”原料受寵
據統計,2015年,國際市場上原料藥產品與高級醫藥中間體產品銷量之比為73:27,表明高級醫藥中間體越來越成為國際醫藥市場上的流行商品。而通用名原料藥與專利名原料藥之比為52:48,說明通用名藥已首次壓倒性地成為世界原料藥市場上的主流產品。而幾十年前曾長期占據國際原料藥市場霸主地位的專利名原料藥已風光不再。但從表1可清楚看出,各大洲的原料藥市場存在巨大的結構性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原料藥產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據外媒報道,去年印度共計對海外出口專利名藥原料藥(外商委托或授權生產)2.845億美元,而出口通用名藥原料藥約20億美元,有關方麵估計,印度的原料藥出口約占該國原料藥總產量的80%左右,當然,印度也從中國進口大量原料藥用於本國的製劑生產。
眾所周知,原料藥要輸出國際市場,出口商首先必須擁有美國FDA頒發的DMF證書,而從表2可看出,全球擁有原料藥DMF證書數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而國小民寡的以色列竟然在DMF證書排行榜上列第8位,可見該國在原料藥製造業上擁有非凡的實力。
印度是亞洲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居中國之後),雖然目前印度的原料藥產業總體規模與中國相比尚有差距,但印度也有不少出口原料藥產品在國際原料藥市場上擁有一定優勢,根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公布的印度主要出口原料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中,頭孢類抗癆藥及其它常規抗癆藥占到了40%,薄荷醇及薄荷油提取物的占比更高達65%~70%。
印度原料藥產業其實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落後,因為該國有多種原料藥均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其中包括印度的南新、阿拉賓度等大公司還是具備一定仿製生產暢銷原料藥技術的能力(其中包括多種國際市場暢銷的蛋白酶抑製劑類抗艾滋病用藥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印度人力成本現在比我國還低,故越來越多的跨國製藥公司均委托印度公司生產其專利原料藥產品,印度將其中部分原料藥留著內銷,這就是為何印度國內生產的很多種抗癌藥製劑價格比我國便宜得多的主要原因,如格列衛,易瑞莎、赫賽汀等產品印度的銷售價至少比我國低90%。
至於世界其它醫藥生產強國如美國、德國和英國和法國等基本上其原料藥大多從海外購入(尤其是通用名藥原料藥,因利潤太低,這些國家不再自行生產通用名藥原料藥產品),但日本則例外,該國直到現在仍保持原料藥自產自銷的傳統,進口原料藥在日本醫藥產業中僅占很小比例。
相比之下,歐美製藥強國進口原料藥通常占80%或更高比例。表明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大多選擇原料藥外購而非自行生產,僅少數高附加值的生物工程新藥原料藥因擔心技術泄露而自行生產。
中印領跑通用名藥市場
就增長速度較快的國際通用名藥市場而言,中國與印度無疑是這方麵的領跑者。據“歐洲製藥工業協會通訊”報道,目前中印兩國的出口原料藥約占歐洲通用名藥市場的80%份額,但上述兩個亞洲製藥大國在美國通用名藥市場所占份額則比歐洲要低一些(但也接近70%),日本也是世界製藥強國之一,但日本製藥產業素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傳統,它既不進口大量原料藥,也很少出口原料藥(主要是本土生產的通用名原料藥價格太高難以與中印兩國競爭),但日本生產的新藥原料藥則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歐洲製藥協會人士認為,從總趨勢上看,歐洲的通用名藥原料藥的生產優勢正在逐年下降,因為不僅中國和印度在原料藥生產上具有較大優勢,就連我國台灣省,以及韓國與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地區),近幾年來在通用名藥原料藥出口上逐漸顯山露水。
歐洲製藥協會專業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印兩國之所以能在原料藥生產和出口上占有優勢,主要因素與這些國家的人力成本低於歐美,環保壓力較小,能源價格低於發達國家以及通用名原料藥研發投入較少等綜合因素有關。一旦中印兩國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及嚴格執行環保法,今後幾年,兩國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國際市場上的原料藥競爭優勢則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