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13家藥企巨頭創新力PK

2016-04-08
|
訪問量:

  評估製藥企業的創新能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業內普遍采用的衡量標準是數量的比較,但很少將藥品質量考慮在內。目前,評估新藥質量的試行指標主要有:新的治療方式(首創藥)、臨床需要(如孤兒藥)、醫療價值(專家研討)、醫療標準提高(突破性療法指定)。以上指標都具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對於創新研發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其對公共健康的影響。如果企業的研發成果未廣泛地被醫療團體所接受,就造成了研發資源的浪費。
  對此,福布斯專欄作者Bernard Munos引入“新鮮度指數”(Freshness Index)用於藥物創新質量的評估,即采用近年獲批新藥的銷售情況來體現新藥對公共健康所產生的影響。Munos對全球最大的13家製藥企業最近5年(2011-2015年)和10年(2006-2015年)獲批新藥的銷售額進行了分析。雖然這一度量方法不盡完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藥品定價被抨擊及一些市場外力的影響,但其對於因較高的治療價值而更容易獲得商業性成功的“重磅炸彈”藥來說是很有用的評估方式,如Kalydeco、Sovaldi、Opdivo、Eliquis、卡格列淨(Invokana)、Ibrance。
  強生、BMS、GSK優於平均表現
  圖1標示出了2011-2015年獲批藥品的銷售額及其在所屬藥企總銷售額中的比例(5年新鮮度指數),明確顯示出以下幾個特征:
  ●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表現卓越。這兩家公司各自的新藥銷售額和新鮮度指數明顯高於其他競爭者,毋庸置疑地成為當下新藥研發領先者。
  ●13家藥企的平均銷售水平難以確定。基礎數據顯示,這些藥企每年研發支出總計約為750億美元,但2011年至今獲批的77個新分子實體在2015年僅帶來370億美元的銷售額,占其總銷售額的11%。若除去強生和百時美施貴寶,剩下的11家藥企每年花費640億美元在研發工作上,2011年至今獲批的62個新分子實體2015年僅收獲240億美元,研發回報率均不高。
  ●僅有強生、百時美施貴寶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3家藥企銷售額和新鮮度指數超過13家藥企的平均水平,有8家藥企兩項指標均落後於平均水平。
  圖2標示出藥企5年新鮮度指數與10年新鮮度指數相比較的情況,從中同樣可以看出以下幾個特征:
  ●強生和百時美施貴寶仍保持領先地位,在雙方藥品總銷售額中近10年獲批新藥銷售額占比均超過50%,其他企業都未能實現這一點。這兩家公司並未受研發生產率總體下降的大環境影響。
  ●在分析的13家藥企中,有6家企業的10年新鮮度指數低於22%,5年新鮮度低於11%。在一些缺少研發模式可以參考的新治療領域,藥企很難研發出值得信賴的新藥。其在更大程度上依賴於市場趨勢,在新的市場機會未到來之前隻能不斷從舊藥品中抽取利益。這正是傳統製藥模式最要命的軟肋,輝煌一時的成熟藥品也給其更長遠的發展帶來隨機性與依賴性。安進(Amgen)、艾伯維(Abbvie)、羅氏(Roche)和賽諾菲(Sanofi)等調整研發重心開始依賴生物藥品,並取得了傑出的成績,因為這些生物藥在美國市場尚未有生物類似藥出現。一旦競爭對手出現,這一局麵就會發生改變。
  ●拜耳(Bayer)、葛蘭素史克(GSK)、默沙東(Merck)、諾華(Novartis)、輝瑞(Pfizer)這5家藥企的一項或兩項指標稍高於平均水平。除拜耳之外,其餘4家企業獲批新藥數量均呈上升趨勢,且收益大大超過支出。然而,這些藥企大量的專利過期藥物也正奮力抗擊仿製藥對其市場份額的侵蝕,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之前,其必須先解決公司規模問題。
  研發低回報率問題亟待解
  這13家藥企研發總支出約為750億美元,但近10年獲批的新藥2015年總銷售額僅為1040億美元,二者增長並不同步。若一直保持這一趨勢,這些藥企收獲的利潤在新藥10年專利保護期內將難以完全償還其研發投入。為使收支相抵,製藥巨頭必須妥當經營一些將分散其研發資源、大型的麵臨專利懸崖的傳統業務,這些業務很可能促使盲目並購項目的產生。另一個更大的困難來源於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二者營銷模式無法融合,而在這種情況下,創新模式往往會受到更大影響,因為其技術要求更高。
  當下,製藥巨頭的低研發回報率促使其不得不從傳統業務獲取更多利益,而傳統業務延續利潤創收的可行模式探求重任需要藥企麵對。圖3展現了2015年13家製藥企業過期專利藥的銷售情況。
  這13家製藥巨頭如今麵臨的難題主要有:多數藥企創造力不足,單獨靠研發業務難以支撐公司正常發展。其中,8家藥企依賴於過期專利藥的銷售額份額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間,這導致了藥企的領導權集中在擅長運用傳統業務收入來填補創新研發預算赤字的領導者手上,並不利於促進研發業務達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水平。這將逐漸形成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不過,此困境並非不可避免,強生和百時美施貴寶早已找到了解決方法,還有其他幾家藥企也將很快加入這一隊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