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把握抗腫瘤藥新契機

2017-06-13
|
訪問量:

2016年首批國家談判的5個藥品中有4個是抗腫瘤藥,2017年44個談判藥品中也有近一半是抗腫瘤藥。近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攀升,抗腫瘤用藥已經成為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我國每年有近400萬新增癌症患者,抗腫瘤用藥市場總體規模近1000億元,但這還遠遠沒有滿足實際需求。
抗腫瘤藥大多價格不菲,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的同時,也考驗著企業的定價智慧。談判製度之前,很多新上市的腫瘤藥因價格昂貴,許多家庭和患者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或采取保守的中藥治療,或不惜冒險代購境外藥品或原料藥。
應該說,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發展是滯後的,也是畸形的。大量腫瘤輔助用藥、中成藥浪費了醫保資源,那些真正具有確切療效的藥物,因招標,或因醫保調整滯後等原因,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
我國醫藥改革深入,尤其是藥品談判製度和未來“三保合一”等製度推行,不僅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三保合一”還充分釋放了基層和農村腫瘤藥物市場,腫瘤製藥企業迎來新的契機,但也麵臨一些新的挑戰。


研發避免重複仿製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精準醫學時代已經到來。在抗腫瘤領域,基於基因水平的靶向藥物已經成為一線抗腫瘤藥物,因為靶向藥物效果顯著,且副作用小。
但我們應該看到,腫瘤基因複雜,現有藥物覆蓋靶點少,靶向藥耐藥,盲目跟風、仿製企業眾多都成為限製靶向藥發展的潛在因素。數據顯示,以治療肺癌的吉非替尼為例,CFDA在審批的企業就多達40餘家,厄洛替尼更是高達100餘家。這是否說明靶向藥物前景不佳呢?當然不是,靶向藥未來一定是抗腫瘤藥的主力之一,就像抗生素領域那樣百花齊放,針對不同的靶點有不同的藥物,隻是注意不要走過去重複仿製的老路。
在這方麵,貝達藥業可謂成功範例。貝達藥業的凱美納(埃克替尼)是國產第一個上市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雖然與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同屬一代的EGFR靶點藥品,但不僅成功避開了對方的專利,價格也更具優勢。2016年凱美納的銷售額成功突破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抗腫瘤藥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積累,才能延續。比如阿斯利康在易瑞沙之後,推出了專門針對易瑞沙耐藥的奧斯替尼(osimertinib),並且效果顯著。


院內外結合造口碑

在“兩票製”已成必然的未來,臨床營銷無非采用自營和傭金等模式,但對於口服抗腫瘤藥物而言,筆者更傾向於院內院外結合模式,可以借鑒印度藥房。
在未來醫院藥房功能轉變,以及醫藥分開的大趨勢下,社會藥房將崛起。藥師法出台,遠程醫療發展,社會藥房/藥店的功能將變得非常重要。可以說,通過遠程醫療手段,腫瘤患者不必遠赴省城或外地谘詢或拿藥。而且隨著網絡藥房的發展,藥物流通將極為便利。企業應該花更多心思去教育患者、醫生,讓藥物獲得更精準的患者群。
當下,由於腫瘤具有一定的頑固性和難治性,很多患者及家屬對新興的腫瘤藥物知識極為敏感,很多腫瘤患者儼然半個專家,但“當局者迷”的心態往往使其知識和信息的搜集與學習出現一定偏差,企業應當承擔起矯枉的責任,尤其重視抗腫瘤藥物的口碑營銷。

上市前造勢助推醫保

抗腫瘤藥物能否進入醫保不僅關係著百萬患者的健康,也關係到一個產品的成敗。過去,我國醫保製度具有滯後性,很多前沿、新上市的藥品不能及時納入醫保目錄,這也和企業教育的滯後性有極大關係。企業一般會等藥品上市後才開始大規模的教育推廣,臨床上很多專家和醫務工作者對藥品的使用和認識也需要一定時間,所以醫保推動也就進一步滯後。
在這方麵,國內企業應該充分學習外企的一些先進經驗。一些外資腫瘤藥物生產企業在立項後,便會不定期地公布進展情況,給醫生和患者以期待。一旦臨床試驗成功,便可迅速被臨床和患者接受。即便有失敗的可能,也在這個過程中樹立了企業負責任的形象,對後續品牌塑造也極為有利。
除了政府財政醫保,企業也應該積極嚐試和商業保險的合作項目。現在很多保險公司專門推出針對惡性腫瘤的保險產品,藥企與保險公司的結合也應該是積極探索的方向之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