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第7號發布。不到7個月的時間,從2016年3月30日的第1號,到2016年10月22日的第7號,7批核查計劃共涉及185個受理號。
筆者將這7批185個品種對應第一批自查品種(2015年7月22日公告,1622個)、第二批自查品種(2016年4月1日公告,181個)以及第三批自查品種(2016年9月1日公告,82個)進行深度分析。
近3個月第一批自查品種再無廠家撤回
2015年7月22日,CFDA發布的《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要求申請人對申請上市和進口的1622個注冊申請,即“第一批自查品種”的臨床試驗數據真實性、完整性、規範性進行自查。
對於第一批自查的1622個品種,扣除免臨床試驗的品種193個,需要進行自查的品種共計1429個。根據“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化注冊司負責人談新藥臨床數據核查”的數據,截至2016年6月底,企業經自查主動申請撤回了1193個,占應自查總數的83%。
對比CFDA曆史公告,鹹達數據V3.2發現,2015年8月28日第169號公告中主動撤回的注冊申請317個;截至最近一次公告撤回的2016年3月1日第45號公告,企業主動撤回注冊申請累計876個,正好1193個,與6月底的撤回數量一致。這表示自最後一次自查撤回公告以來連續3個月沒有藥品主動撤回。
這意味著企業的撤回基本已經定局,於是3月30日起CFDA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
現場核查不批準率或高於34%
按“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化注冊司負責人談新藥臨床數據核查”,實際上自2015年10月起,CFDA已開展核查,但並未建立核查前公布計劃的製度(2016年3月前未公布過現場核查計劃)。截至2016年9月底,CFDA共核查117個注冊申請。
CFDA在2016年9月底以前對其中存在真實性問題的30個品種作出了不予批準的決定,約占應自查核查品種的2%;對涉嫌數據造假的27個品種、11個臨床試驗機構和合同研究組織(CRO)予以立案調查。
那麽,經過CFDA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的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後,藥品的不批準率到底有多高呢?
鑒於2016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6號)的公告期為2016年9月14日至2016年9月28日,那麽2016年9月底的核查應該是完成前5號現場核查目錄品種,對應81個受理號。
鹹達數據V3.2發現,2016年CFDA唯一一次公布的藥品注冊申請不予批準公告(2016年第92號“總局關於7家企業6個藥品注冊申請不予批準的公告”)中,沒有一個受理號來自這81個受理號,而該公告公布的日期為4月29日,這表示所有不予批準的核查都在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的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第一次公告發布前已完成(第2號發布日期為5月4日)。
此外,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的7次公告,每一次都有來自於第一批自查的受理號,目前共涉及138個第一批自查的受理號,占第一批自查的8.5%。這意味著第一批自查的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仍在進行。
第一批自查總共對應1622個受理號數,扣除臨床試驗的193個,再扣除企業經自查主動申請撤回的1193個,以及扣除2015年8月28日由於未提交自查資料也未主動撤回導致注冊申請不予批準的受理號10個,預計最多226個產品麵臨臨床核查。這226個品種中,再扣除138個進入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一批自查的受理號,剩下的受理號數即為現場核查計劃公布製度未建立前接受現場核查的最大可能受理號數。將不批準的30個受理號數除以未建立前接受現場核查的最大可能受理號數,即可初步估計經過CFDA的現場核查後最終不予獲批的比例,該比例不低於34%。
第二、三批自查品種已啟動現場核查
目前CFDA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已公布7批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目錄,共涉及185個受理號。
2016年,CFDA分別在4月1日和9月1日公告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的注冊申請181個“第二批自查”受理號和82個“第三批自查”受理號。
自第4號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起,都有來自於第二批自查受理號,目前共覆蓋29個受理號,占第二批自查受理號數的15.9%。自第6號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起,亦有第三批自查受理號出現,共18個受理號,占第二批自查受理號數的22.0%。
第1、2號現場核查目錄已有產品獲批
在現有7批現場核查的185個受理號中,53%是進口廠家的申報品種,然而暫無進口廠家產品獲批。
2016年9月獲批的中藥和生物製品的新藥都來自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目錄,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1號)獲得注冊批號(新藥證書)的比例為12.5%,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2號)獲批比例為15%。
185個受理號最早的申報年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申報也各有1個。其中屬於第一批自查名單的2006年成都聖康藥業有限公司申報生產的克疣毒軟膏在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1號)中,並屬於2016年CFDA公布的9月獲批的藥品批準文號名單,獲批藥品名為九味黃連解毒軟膏(國藥準字Z20160002)。
2006年申報生產的中藥6類新藥,經過10年臨床核查還能過,這意味著曆史久遠的項目也有可能獲批。
同屬於第一批自查名單和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1號)中的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聚乙二醇幹擾素α-2b注射液(國藥準字S20160001)亦在9月獲批。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計劃公告(第2號)中的第一批自查也有受理號同樣也是在2016年9月獲批,為大連雅立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國藥準字S20160003)、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國藥準字S20160002)和聚協昌(北京)藥業有限公司的金花清感顆粒(國藥準字Z20160001)。
結論<<<
2016年前三季度CFDA公布的新獲批藥品注冊批文以化學藥品原料藥和注射劑為主,化藥口服大多數還未開始審批。
一般而言,能夠堅持到等待CFDA的現場核查而不撤回的廠家通常對自己的項目較有信心,亦很有可能是市場和項目質量較好的項目。
9月中藥和生物製品的新藥獲批,意味著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場核查的結論會逐步公開,並且大量好產品有望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