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業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yakkaa.com

    業務谘詢專線:400-780-8018

    (僅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美仿製藥申請積壓驚動政府

2016-01-26
|
訪問量:

隨著處方藥品價格高企引來越來越多的社會不滿,對仿製藥申請積壓問題提升關注的不僅有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國會議員也已開始熱議。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其競選遊說過程中多次提及解決藥價問題的主張。若FDA沒有著手加速仿製藥審批程序,未來製藥企業有可能幹脆完全放棄仿製藥業務。
據統計,當前還有4300個仿製藥申請等待美國FDA的審查。FDA指責製藥企業在提交申請資料的時候過於草率,資料往往不完整,這導致其不得不減緩審批程序。

FDA審批成效或遭調查

這場博弈目前對消費者的影響還不太大,但毋庸置疑,仿製藥品的可獲得性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底線。根據美國仿製藥品協會(Generic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統計數據,仿製藥的價格通常比其原研品牌藥便宜30%~80%,在美國,仿製藥處方量約占處方總量的88%,但成本卻僅占總醫療成本的28%。
“當原研藥的仿製產品首次獲得審批需要的時間更長時,所花費的醫療成本則更高。” FDA前仿製藥監管官員羅伯特·波洛克(Robert Pollock)表示,“如果患者無法負擔藥品費用,這些藥品則無法給予他們任何生存效益。”
目前等待審評的4300隻仿製藥並非都處於同一審評階段,很多藥品是近期才進入審評流程的,但也有不少早在2009年加速仿製藥審批程序開放時就已提交申請。
最近幾個月,美國相關政府部門已開始向FDA積壓的待審申請施加行政壓力。2015年11月,在由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的FDA下一任掌門人羅伯特·卡利夫(Robert Califf)的一次聽證會上,其被一眾製藥企業代表針對解決仿製藥審評審批的瓶頸施加壓力。美國參議院老齡化特別委員會議長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表示,其已計劃開展對FDA藥品審評審批工作成效的調查。美國眾議院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也表示將開展相關的調查。

申請資料大多不完整

FDA如今已認識到其在過去運行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由於長期資金不足,其仿製藥審評審批部門在FDA日常運作中並不受到管理層的重視。但FDA表示其正努力改善,《仿製藥用戶費用修正案》(Generic Drug User Fee Amendments)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進步。這項法案於2012年推出,要求製藥企業主動為消費者負擔一部分費用,以支持審評申請和檢查設施的工作。作為交換,FDA則依照企業的期望嚴格執行審評審批時間規定。
過去5年,由企業所承擔的這部分費用大約為15億美元,足夠FDA雇用並培訓超過1000個仿製藥審評審批職員、升級其審批技術並檢查更多的藥物生產工廠。
FDA表示,在2015年完成申請的藥品所需審評平均時限為4年。仿製藥企業依舊抱怨其工作成效不明顯,但FDA認為,其審評時限已有所提高,其已著手處理在《仿製藥用戶修正案》頒布執行以前提交的2866份審評文件中的82%,該時限在法定期限以內。
FDA官員指責申請企業未能提交仿製藥申請所需的關鍵信息,主要是關於仿製藥企業在原研藥專利保護即將失效時或經曆相關訴訟案件之後所做的調查研究信息。
2015年12月,FDA仿製藥審評審批執行分支主管漢尼·愛德華(Hany Edward )在美國馬裏蘭州北貝塞斯達對一群聚集於該地進行商討的仿製藥企業強調,除非申請者提交高質量的申請文件,否則加快審批的目標是無法實現的。當時,FDA官員還列舉了一些例子,比如,一家申請企業正嚐試生產一種用於治療腸道易激綜合症的藥品,卻忽視了該藥存在可能引發痢疾的非活性成分。FDA指出,很多仿製藥申請缺少關於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或者藥品研發過程的闡述資料。

需加強與企業溝通

FDA仿製藥監管部門執行主管愛德華·舍伍德(Edward Sherwood)認為,FDA未來應該更多地敦促企業關注並跟上審評審批標準的變化。“收取越多的信息,我們就能夠更快速、清楚地確定審評標準限值應如何設置。”舍伍德解釋道,“這將使得申請文件更高效地達到要求,或者FDA能夠更快對企業給出反饋意見,指出其與標準之間的具體差距,而企業也能盡快做出調整。”
不過,一些製藥企業表示FDA審批標準變動隻是目前問題中的一部分。“FDA一直在隨著市場變化而改變規則。”一位匿名的醫藥產業谘詢師表示,其以“質量源於設計”(FDA新提出的優質生產過程判斷標準)為例,“FDA認為仿製藥申請未達到要求是因為其產品質量不具備一定的設計概念,但一些藥品是在兩年前研發的,當時‘質量源於設計’這一概念還未被FDA提出。”
仿製藥企業還抱怨,仿製藥物申請在首次申請提交中的通過率低於1%,而創新藥的首次申請通過率卻高達88%。舍伍德則指出,1992年時僅有27%的品牌藥能在首次申請中通過,經過20多年,FDA已經能夠指導企業提交質量更好的藥物申請。
如今,FDA會比以往更早地與仿製藥申請者進行溝通,指出其不足之處,而這也使FDA官員感到壓力不小。仿製藥企Camargo製藥服務公司的老板Kenneth Phelps表示,其理解FDA關於申請文件缺陷的憂慮,並坦言企業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其實企業確實也應承擔一部分責任。” Phelps認為,“企業往往丟出了一堆沒有條理的文件,其中有些甚至意義不大,而FDA卻要從一片混亂中分辨有用和無用的文件。”

相關新聞